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基层动态 > 电力运营王亚鹏:从“背包”焊工到省赛冠军的逐梦之路
电力运营王亚鹏:从“背包”焊工到省赛冠军的逐梦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22 作者:电力运营 吕杰荣、习拓
 电力运营 吕杰荣、习拓 2025-08-22

2025年7月,电力运营清水川项目部王亚鹏凭借精湛绝伦的技艺和沉着冷静的发挥,力克群雄,一举斩获第八届陕西省国有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焊工组个人第一名,生动诠释了匠心所蕴含的专注、卓越与不懈追求。

踏遍山河:行囊里的青春与汗水

 

1985年,王亚鹏出生在陕西韩城一个普通的农家。2006年,这个21岁的青年怀揣着改变命运的朴素梦想,背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安装焊接的漂泊之路。“一年四季跟着工地走,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咱就是一名‘背包客’。”他这样轻描淡写地概括那段岁月。从陕西化建到西北电建三公司,电厂、化工厂、炼油厂、蜿蜒的长输管线……祖国的壮丽山河间,烙下的是他辛勤的足迹和滚烫的汗水。

支撑他的,是父母朴素的箴言:“不怕慢,就怕站。”他深知,焊接技术日新月异,唯有步履不停。“能力不分年龄,达者为师。”怀揣一颗永恒的“学徒心”,每到一个新工地,完成本职后,他总会默默戴上焊帽,站在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身后,仔细观察每一个手势、每一次运条的角度,不放过任何学艺的机会。在无数次的请教、模仿、实践与深夜的琢磨中,那跳跃的弧光淬炼着他的技艺,也锻造着他的匠心。

扎根沃土:匠心在“家”中淬火成钢

 

2021年4月,王亚鹏的人生迎来重要转折。加入陕投集团电力运营清水川项目部,他漂泊的“背包客”生涯终于画上句号。“电力运营关心、重用、尊重人才的氛围,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被认可的踏实。”这份久违的归属感,让他的技艺之花找到了绽放的根基。

荣誉接踵而至。2022年至2023年,通过在电力运营的历练成长,王亚鹏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稳定的发挥,先后将陕投集团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焊工组个人第四名和“三秦工匠杯”焊工组个人二等奖收入囊中,技术实力在集团公司和省级平台上得到充分检验。

成长,源于传承。2023年11月,电力运营安排陕西省技术能手王振华与王亚鹏正式签订师徒协议。在师傅王振华的悉心指导下,王亚鹏的焊接技艺得到了新的飞跃。师徒二人共同钻研,创新性地采用“涂抹药粉+充氩双重保护”工艺,成功攻克了T91/T92高合金钢最后一道根部焊缝极易氧化的技术难题。

2024年,王亚鹏积极响应公司跨项目部协同作战要求,主动支援赵石畔煤电#2炉抢修,在烟道管排更换中,他克服空间限制,精准运用反手推焊手法,并坚持在粉尘环境下吹净焊口等细节操作,确保了焊接质量。同期,在清水川能源#4机临停抢修中,面对厚壁大管清根难题,他与王振华创新改变焊接顺序,有效控制热输入,显著提升焊接效率,提前完成了P92主蒸汽管道修复。

巅峰对决:弧光闪耀的夺冠之旅

 

2025年7月,第八届陕西省国有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的战鼓擂响。王亚鹏带着近二十年的深厚积淀和扎根电力运营后淬炼出的自信与沉稳,毅然踏上了焊接赛场。

赛场上,面对仰焊铁板上的孔洞障碍,他没有丝毫慌乱,迅速调整呼吸,摒弃了常规的大幅度运条,转而拿出看家绝技小摆幅、快频率的月牙形与锯齿形运条手法。焊条随着坡口在板材上轻盈“舞动”,宛如绣花针般细腻精妙。每一次微小的摆动,每一次精准的落点,都有序控制着熔池的形态与流淌方向。

当最后一道耀眼弧光熄灭,焊枪归位。展现在裁判面前的,是均匀细密、光滑如镜的鱼鳞状焊缝。流畅的纹路、无可挑剔的成型,将“不可能”化为“杰作”。最终,王亚鹏凭借贯穿全程的近乎零瑕疵的稳定发挥、对极端工况下焊接难题的精妙破解,以及深入骨髓的精益求精,彻底征服了所有裁判“挑剔”的目光,登顶第八届陕西省国有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焊工组冠军宝座。

曾经,焊枪是他的行囊;如今,焊枪是他的勋章。从漂泊四方的“背包客”,到聚光灯下的“省赛状元”,王亚鹏用跳跃的弧光和精准的焊点,“焊”接起人生的转折,也“焊”实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脊梁。这顶沉甸甸的桂冠,不仅铭刻着他技艺的巅峰,更是电力运营“人才强企”沃土上,结出的一枚闪耀的“金焊点”。